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红荷彩韵 (书法学习)

红荷婷立百媚生,清香淡雅自从容。柔情尽现迷人眼,彩韵绽放笑碧空!

 
 
 

日志

 
 
关于我

我从远方走来 带着泥土的芳香 伴着红烛的事业 追求着初恋的梦想 让天地作证 让日月考量 二十年的诲海泛舟 践行着人生的理想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2016-05-18 17:53:45|  分类: 【书学之道】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起笔规律分析:首先应在写点之前加上反向的空中发笔动作,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接着写点,受北碑影响,《九成宫》笔画起笔写点时也有“横画直下笔,直画横下笔”的特点,所以写横(提与之同)起笔时点的方向较陡,与水平线呈大于60度左右夹角(左尖横除外),竖(撇与之同)起笔时点的方向较平,与垂直线呈大于60度夹角(上尖撇除外)。后面带笔和转笔步骤可借鉴楷书入门教材介绍的相应方法。
  
图1 横起笔角度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图2   竖起笔角度

   

行笔规律分析:可借鉴楷书入门教材介绍的相应方法,如下

行笔规律:中锋铺毫

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成拖锋或偏锋),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见下图)。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收笔规律分析:可借鉴楷书入门教材介绍的相应方法,如下:

(一)藏锋收笔:弹、挑、折、转

       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越是弹性小的笔或按笔幅度大的情况,越要反弹提起),因为象横、垂露竖或短竖以及反捺的收笔需要较轻的笔触才能圆满完成收笔。所以反弹提起是圆满收笔的关键一步。这里我用一个“弹”字概括反弹提起这一步。

    第二步“挑”概括的是笔锋上挑(对横而言)或笔锋左挑(对竖而言),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折”配合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用很重的笔触。

       第三步“折”概括的是笔锋在“挑”之后折笔(方向与起笔点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与下一步圆转形成的圆弧收笔构成方圆对比。注意: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笔轻折。

         第四步“转”概括的是圆转回收,完成“折”后,手腕带动毛笔,使笔锋轻松一转,从下方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到此圆满结束。

         垂露竖、短竖、反捺都可以此法收笔(见下图)。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二)露锋收笔:弹、倾、踢

       露锋收笔是要写出笔锋。与藏锋收笔相同的是第一步也需要反弹提起(此步也称“弹”),不过这种反弹提起是反复且连续进行,运笔一次比一次轻,直到写出笔锋为止。伴随着反复多次反弹提起,为使笔毫能渐渐收拢,笔杆必须向笔锋所指方向倾斜,(此步谓“倾”),最后一步笔尖快速从纸面踢出,形成笔锋(此步谓“踢”)。基本笔画中如悬针竖、撇、捺、提及钩的收笔全用此法。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收出漂亮的笔锋,起笔时转笔就要到位,只有转笔到位,才能在收锋时将笔锋写到笔画的中心线上,从而产生美的外观(见图3 —5)。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折的两种书写规律

1、起笔折法—— 弹、挑、点、带、转

     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2、三角形法 —— 弹、挑、折、折、转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
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见图3 —7)。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五、折钩的书写规律

折钩(横钩、竖提、竖钩)的书写规律与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弹、挑、折、折、转”五个步骤书写,不过竖钩应按“弹、折、折、转”四个步骤书写更合理,因为如果竖钩也写出同竖提一样的“脚后跟”,其效果必然难看而且拖沓累赘。竖提更适合用弹、挑、点、带、转法书写。(见图3 —8)。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弧钩的书写规律 —— 弹、弧、折、转

六、弧钩的书写规律 —— 弹、弧、折、转

    弧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的写法同折钩略有不同,如用三角形法书写,钩的背部多出一个拐角,因而特别难看,所以要用“弧”代替折钩的“挑、折”两步,这样,写出的弧钩才有美感。弧钩的书写规律可以用“弹、弧、折、转”四字概括(见图3—9)。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习笔法分析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6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