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红荷彩韵 (书法学习)

红荷婷立百媚生,清香淡雅自从容。柔情尽现迷人眼,彩韵绽放笑碧空!

 
 
 

日志

 
 
关于我

我从远方走来 带着泥土的芳香 伴着红烛的事业 追求着初恋的梦想 让天地作证 让日月考量 二十年的诲海泛舟 践行着人生的理想

临摹  

2016-12-10 22:22:44|  分类: 【书学之道】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从文字产生之初,殷商篆书甲骨文的出现及同时期的钟鼎金文无不集聚着古人雄奇拙朴工秀的美学意识,到秦篆汉隶、魏晋唐楷的兴起更是使我国书法美学达到空前繁荣兴盛,乃至宋以后明清馆阁书体的流行,无不渗透着文人士大夫起伏的美学思想。

中国书画史上代代名家辈出,而他们的传世名作我们许多人也许还不懂欣赏他的美学取向和意蕴,但传承下来的经典和代表决非他们自己当初的随意或偶然,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历代有名书家画家无不是临遍天下名帖名碑名迹。

我们学习书画,为何临摹会那么重要?这是因为我们只有通过临摹、我们只有在静态的不断临摹练习中,通过慢慢的认识体味、逐渐熟悉当初作者的笔墨技巧才能自己于书写过程中生发出动态中的静气和形神,临摹能力应该就是对原作创作意识的掌握和培养及通过笔墨把其表达出来的掌控能力。

所以一个人临摹能力越强,临摹的越好,创作能力就越强。否则就是信手涂鸿,只有自己认可的或非专业人士认可的所谓风格,缺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真正审美,在鉴赏上更难于接受与自己不同的风格。所以真正高水平的书画家,是既能自己创作又能精于鉴赏,不仅仅只拘限于自己的东西,也能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这就是能从审美的个性中融汇出审美的共性,这应该也就是一个人审美的能力和修养。

而对于书画创作能力上的提高,郑板桥曾书诗云:“从来书画本相通,首在精神次在功,悟得梅兰腕下趣,指上自然有清风”,这里強调的就是人在书画时下笔之前应该是意识层面的用笔构思要清晰明确,所谓前人一直倡导的“意在笔先”应便是如此,这里就是指其“趣”,否则无意识的随意下笔或意图不明的笔墨就会无形而又无神。

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临摹,才能丰富形成自己一個比较系统的筆墨技巧积累,这样才会慢慢形成一個人的创作能力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而后去追求所谓的“意境”,这就是其所指的“精神”也!而他指的“功”我想就是意图不明、不讲究扬弃安排的“随心所欲”,字的结构有没有体势和神韵最终都是由这种临摹后的意识强化所决定和造就的。因而,欧阳中石曾说过:“书法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这里的“学”应该就是临摹的入脑,也就是临摹入手前对作品的甑别和辨识。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咋听似乎不可借鉴吸取,不可摹其精髓,这里所说的我想只不过最终自己得从学习别人的过程中走出前人的“影子”而成型出自己的风格,而临摹却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和过程,而后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取舍创作。这是一个由“死”到“生”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还应意识到的一点就是,书画创作与鉴赏水平的提高除了临摹以外,一个人人文修养和品格的提高也很重要,历来有“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心正则笔正”之说,也就是说书画的风格最终反映出来的是创作者的性情、情怀、秉赋,也可以说是上面郑板桥提到的“腕下趣”,而一个人的“趣”跟他整体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思想深度有很大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去努力吸取积极和正能量的东西。一个蛮横跋扈之人不可能书写出沉静从容之风格;一个猥琐浮躁之人也不可能书写出筋骨遒劲之风格;一个狭隘浅薄之人更不可能画出意境高远深邃之画!所以书画的临摹练习和创作往往能很好地陶冶一个人的性灵,使一个人的心性得到提升和静化。

  评论这张
 
阅读(13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